钢琴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五线谱
西方音乐史是否就是教科书讲的模样?
西方音乐史是否只有一个版本?
让我们给你不一样的内容,
古典音乐意外史!!!
长号在十八世纪具有特殊使命,一般属于教会使用的乐器,而不是世俗乐器。在教会合唱团中,除了高音声部、底部的三个声部都会各自配一把长号和合唱团歌手们演奏同样的旋律,也就是说长号和歌者是一致的参与演奏。(这种情况同样出现在莫扎特的歌剧中,那个时代的歌剧伴奏管弦乐团里,总有一个人演奏和歌手相同的旋律)。因此,莫扎特的宗教乐曲中全部带有这种起引导作用的长号。
神圣的长号要在音乐会和剧院中出现是有一定约束的,那是神的声音,或者说是在超自然的告诫场合中才能出现的。所以莫扎特的交响曲、协奏曲、小夜曲之类的乐曲中,长号是一律不登场的。出现长号是在歌剧中,比如在《依多梅尼奥》中天之声转告神的旨意,《唐璜》下地狱的场面,《魔笛》中表现萨拉斯特罗和秘教的神性场面,最后夜后下地狱的场面等,除此之外莫扎特都不会动用长号。
长号脱离教会,单纯出现在管弦乐团低音铜管声部使用是进入十九世纪之后了。贝多芬对长号的使用要等到《第五交响曲》的终章才出现。
莫扎特也改写他人的作品吗?这简直不可思议,不过确实如此。
在莫扎特的声乐作品中,不包括歌剧中的独立咏叹调(二重唱、三重唱)超过七十首以上。这种独立的咏叹调通常被称之为“音乐会咏叹调”,顾名思义就是不仅为出现在歌剧中,也为在音乐会中演唱的歌手们创作的作品。不过,这些作品乐思都不是莫扎特的原创,都是他将当时就为人熟知的著名歌剧咏叹调进行修改的作品。
思来想去,这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因为我们不止一次强调,“莫扎特的时代声乐是中心”,音乐创作一切围绕声乐转,不论你是不是著名作曲家,你都需要向现实低头。放到如今,你可能听过无数个版本的《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不同的版本都是由不同的人改变的,同理莫扎特的改变曲也同样是根据当时歌手的条件不同、要求不用而迎合为之的。
即便是自己的作品,因为唱的人不同,他也会进行相应的改动,比如《魔笛》里夜后一角。这个角色是为名叫约瑟芬·法赫的女高音写成的,所以五线谱上能出现F的高音,这个音一般女高音歌手唱不上去的;而同样在《魔笛》中萨拉斯特罗一角是写给蓋鲁尔的,这位男低音的特殊音域能唱到低音谱表中的F音。(顺便一提:萨拉斯特罗的咏叹调伴奏全部是用低音乐器写成的——弦乐器只用中提琴和大提琴;管乐器用巴赛特竖笛和巴松管。这种将一切高音全部抹去来营造神秘气氛的做法,是莫扎特的一种天才式尝试。)
再比如《女人心》中的主角菲奥尔迪利吉是按照女高音歌手费拉雷塞·德尔·贝内而创作的,这位名义上的女高音在实际演唱中却能发出女低音的音域声音,而且还擅长宽广音程上的跳跃,因此她的咏叹调,莫扎特是按照这种技巧来创作从而能充分发挥她本人特色为此赢得赞誉而写的。
所以,问题来了。当时的歌剧创作就是这样的一种做法,先定演员,作曲家随后按照演员的自身条件来进行音乐创作。再次演出时,换了演员怎么办?夜后的高音F其他女高音唱不上去;萨拉斯特罗的低音F下不来;而菲奥尔迪利吉那样充斥着技巧型的演唱换成一个抒情性女高音又该怎么办?所以,演员们会找作曲家们改谱,而且不是那种央求式,相反是命令式的——因为这是在十八世纪。
随之的第二个问题也来了,改谱的前提是你的找到作曲家。在维也纳上演的《魔笛》去寻找莫扎特或许相对简单,但如果在其他地方呢?给作曲家写信吗?更或者1791年,莫扎特去世之后又该如何?所以当时人的做法就是就地取材,就地找作曲家进行修改。莫扎特自然改过别人的作品,自己的作品也必然被别人改过。《魔笛》在海顿所在的艾斯德哈吉领地上演时,“夜后”和“萨拉斯特罗”就被修改过。“那这样还能称得上是莫扎特原汁原味的歌剧吗?”这种苛责的质疑在当下一定很普遍,可是在当时确实理所应当的事情。
莫扎特改写别人的歌剧咏叹调超过十五首以上,《费加罗的婚礼》首演和再次演出的版本不一样;维也纳版的《唐璜》和布拉格版的也不尽相同,到底那一版是正宗的?这个问题无法回答,“两个版本都是正宗的,”如果莫扎特复活,估计他会这样回答。
如今泛起的“原著主义”思潮,严格发掘十八世纪作曲家的本意的做法,其实很没必要。因为作曲家的创作初衷就是首演歌手的初衷,他们只是很高明的制作人罢了。
所以现在再上演《魔笛》、《女人心》这样的莫扎特歌剧时,按照如今的歌手自身条件进行修改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因为当时莫扎特就是这么做的。
月亮代表我的心钢琴曲谱完整版